熱點時評
每日時評: “講故事”,職業(yè)作家的精神回游
http://m.imnuonuo.com 2012-12-11 來源:河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
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,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,在位于首都斯德哥爾摩老城的瑞典文學院舉行文學講座,約200名聽眾傾聽了莫言的演講“講故事的人”。在該演講中,莫言首先回憶了自己的母親,并解讀了代表作品各自的創(chuàng)作背景,繼而說到了獲獎后的憂與喜。莫言表示,“自己是個講故事的人,因為講故事而獲獎”。這些故事,讓他堅信真理和正義的存在。
一位作家,尤其是一位小說家,對自身該有怎樣的意義賦予?為此求解,“講故事的人”,想必是個不錯的參照。與此稱謂密切呼應,在娓娓道來的45分鐘內,莫言也一再提及“說書人”的古老意象。在莫言看來,對“說書人”的神往與效仿,不僅是自己敘事訓練的開端,更似是漫長寫作生命的旨歸。如果說,威廉·福克納、加西亞·馬爾克斯的傳統(tǒng),給了莫言技術層面的啟發(fā),那么,自小根植于心的“說書人”情結,也許就是莫言持續(xù)書寫的終極動力。
在舉世矚目的獲獎演講之際,莫言仍不舍以“講故事的人”自命,恍惚間將一個禮堂變成一個玄妙不已的書場?,F(xiàn)場聽眾抑或千里之外的讀者,想必都能理解這種發(fā)乎于心的“精神回游”:登臨高峰者,往往愈發(fā)懷念出發(fā)時邁出的第一步。以“說書人”之名起步,在“說書人”定位的指引下跋涉,一以貫之的莫言,無形中一再強調著自己對作家職業(yè)最質樸的認同和信仰。
在此意義上,莫言演講的最大價值,便是再次詮釋了作家群體的職業(yè)本義--講好故事!當然,對于莫言微言大義的演講,人們有著多元的闡釋和見解:例如,對特立獨行、不逐流隨波的個性化的堅守;對知識分子“跨界發(fā)言”的態(tài)度保留;抑或是拒絕崇高、自摘光環(huán),但不放棄責任的個體定位……但你我的解讀,未必與莫言的本意嚴絲合縫,而莫言自己也說:“大家爭議的莫言,是個與我毫不相關的人?!?/div>
講故事,是作家的最大責任,或許也是作家最大的貢獻。因為好的故事,能承載是非愛恨,去梳理或重構存諸人心的價值秩序;好的故事,能容納如煙往事,其中的個體、公共記憶,無疑是影響后世的經(jīng)驗資源;好的故事,亦能內含智識,故事引發(fā)的啟蒙和思辨,甚至可能推進時代的更迭演繹。諾貝爾文學獎,是對嚴肅文學高成就的一種加冕,而有溫度的文字,總有著啟迪人心、指引價值的重量。而這,恰又仰賴一代又一代杰出的“講故事者”。
莫言,一個“講故事的人”,用三個或直白或玄奧的故事,從容地結束了自己的演講。而故事落音,也引來人們的各種揣測,這種漣漪效應,也表明了寫作者“講好故事”對公共生活潛在的滋養(yǎng)和改變。或許,剖白靈魂,可以有很多方式,尖銳針砭抑或平和地講故事,而莫言選擇了后面一種--在知識分子對普羅大眾的精神救濟中,莫言所代表的無疑是“授人以漁”派:與其將“道理”置于裸露的地表,不如講著不乏深意的故事,引導讀者學會思辨,并習慣自我啟蒙。
免費學習資源(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)